发布时间:2024-5-7 分类: 电商动态
市场两边的供需总是保持着“脆弱的平衡”。
随着新冠疫情肆虐,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市场两面面临波动,“脆弱平衡”进一步破裂。
因此,继中学历史教科书上的哺乳插图后,再次见证了“哺乳事件”的重演。最近,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奶农因传染病需求骤减,需要倾倒数十万加仑牛奶等,再次成为市场的话题。
这种场面“荒唐”,但在传染病下,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市长/市场两边的矛盾不断扩大,“倒水”也没办法。
事实上,中国市场也有类似的情况在疫情期间上演。根据2月《华夏时报》的报道和中国乳业协会发表的信息,截至2月7日,我国13个省出现了倾倒现象,预计牛奶将倾倒30吨以上。
同期,我国1、2线城市各大商人超乳制品销售量同比下降50%以上,从产业到市场,乳制品行业继续受到影响。
“整个乳业的产品生产、销售、配送体系几乎停滞不前。从1月末到2月初,几家大型乳制品企业的日产能源利用率不到一半。”由于内蒙古产业协会秘书长徐克的介绍,哺乳背后的原因并不纯粹,生产链、供应链的中断也间接激化了市场的供需矛盾。
那么,当我们从经济角度思考——时,在市场供需矛盾下,“牛奶”(产品)能否反过来(消灭)?
从1932年到2020年,从工业时代到数字化时代,经济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但“吃奶现象”历来难以根除。
这是市场上没有解决问题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