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5-3 分类: 行业资讯
元旦已经过去,你可能还在回味大卫的跨年之夜,百亿补贴大战已经结束。
在刚刚结束的跨年, 聚划算与江苏卫视、北京卫视、黑龙江卫视、河北卫视、哔哩哔哩合作,陪伴消费者抢购正品好物,成为跨年之夜的大赢家。
2019年3月起,范宣布将升级为“集团品质经济的战略窗口,全球消费者品质生活的首选购物平台”,成为品牌中名副其实的“下沉责任”。
重启不到一年,聚划算就下大力气下沉市场。2019年Q2财报(即自然年7月8/9日)显示,淘宝移动活跃用户达7.55亿,单季度增长3400万,连续8个季度平均用户增长超过2600万。新增用户超过2亿,70%以上来自下沉市场。同期,中老年洗手用户数同比增长677万,位居购物类应用第一,比拼多多多了近300万。
在下沉市场,中国互联网的最后一次萧条中,聚划算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引领了风向。究其原因,我们或许可以从聚划算100亿补贴的跨年营销浪潮中窥见一二。
1.补贴促进娱乐引流,打造营销闭环
年底营销节点元旦,聚划算用一套营销组合拳补贴跨年之夜,打造节日营销,打造100亿元聚划算补贴的Ip效应。
我们知道,巴巴,阿里一直对综艺娱乐情有独钟。自2015年双11以来,与大卫联合举办综合艺术晚会,打造双11狂欢之夜。在这场聚划算补贴跨年数百亿美元的夜间营销活动中,我同样得心应手,将“补贴促进娱乐引流”的玩法发挥到了极致。
聚划算补贴跨年夜盟“四站一网OMG直播”,覆盖北至黑龙江,南至江苏,二级人群聚集地哔哩哔哩,带货自然有优势的淘宝直播。各渠道以多种形式下沉,在群众和年轻人中渗透聚划算补贴心态,实现聚划算效应在全球市场的渗透。
另一方面,聚划算在下沉市场的重要对手拼多多,却要花大价钱与湖南卫视合作,这其实是无奈之举,但相比之下难免显得无力和被动。这背后是阿里在直播、资本、生态、服务、供应链等领域积累的优势,也是阿里的护城河
从根本上说,聚划算补贴100亿元、四站一网合作的跨年晚会,是聚划算,这次100亿元补贴活动中,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营销闭环,推动这一高潮的人群洞察和城市围剿策略。
2.全网低成本、正品保障,洞察需求,直达痛点
从2015年开始,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兴电商公司开始打出“下沉”的概念。通过低价、低质、轻品牌营销获取流量和用户。但下沉市场的增长并不等于低质低价商品的增长。
消费者的心理门槛不断提升,大众呈现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单纯以“低价”为卖点,对消费者吸引力不够。同时,随着“低价”的出现,商品良莠不齐,质量难以保证,成为消费者更大的担忧和烦恼。
简单来说,消费者既要“低价”,又要“正品好货”。
与拼多多低价、低质、轻品牌的营销模式不同,聚划算非常重视品牌品质。100亿元的补贴,可以充分利用淘系在正品保障方面的优势,在天猫超市和天猫国际的业务支持下,让用户用更少的钱买到好的产品。
总的来说,聚划算能够保证用户购买各类正品品牌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补贴,真正满足消费者对“低价正品”的渴望。仅这一点,聚划算为跨年之夜补贴的100亿元就足以拉开与其他平台补贴战的差距。
聚划算以“去淘宝,找聚划算几百亿补贴,天天全网低价”为主题补贴跨年之夜。凭借“低价和正品”的双重好处,本届跨年之夜切中了大众的痛点。真正确立了“正品品牌低价”与“聚划算”的关系,让消费者既能做到质量可靠,又能做到价格实惠,同时聚划算“正品品牌低价”的品牌心态也深入人心。
3.体验保护与生态护航
对于聚划算, 阿里,来说,100亿元的补贴似乎不仅仅是一个价格,更是一整套生态。成立16年的淘宝,拥有近8亿用户,拥有成熟的电商机制,在正品保障、业务管控、物流、服务等方面遥遥领先,最大程度保证了用户体验。
这些都需要多年的积累和试错迭代,不能简单设计。相比之下,拼多多的人工客服不到位,机器客服响应速度慢,物流系统和配送系统也有巨大的优化空间。
以购物体验为例,消费者在去拼多多的时候,并不那么确定自己是否能按时交付iphone,或者是否能买到补贴商品。拼多多平台上很多iphone商家都是由多个电商平台运营。Iphone是最稳定的标准产品之一,上游价格基本透明。在其他平台可以卖更高价格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拼多多平台出货量的优先级。
但这些商家在拼多多开店时,很清楚任何延迟发货甚至取消订单的情况,但不会受到拼多多平台规则的太大处罚,门店权重也会降级。这也是为什么在拼多多购买商品的用户会被“砍”的原因。
本质上,以淘宝、天猫,为后盾的聚划算生态优势也表现在100亿元的补贴上。从商品数量上看,聚划算, 淘系商品为聚划算提供了巨大的商品池数百亿的补贴,这也让聚划算数百亿的补贴覆盖了更多的品类和品牌。
在淘系整体生态和阿里经济整体实力的支撑下,聚划算补贴具有可持续性,数百亿补贴将成为后续的常态动作。拼多多上百亿补贴的可持续性还是个问号。毕竟淘的教训还在我们耳中。
一个企业的发展应该是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和性价比更高的优质产品,而不是一味的扩张和忽视用户体验。而面对阿里,这样的庞然大物价格战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这样,聚划算不到一年就能赶上拼多多,跨年在数百亿补贴上取得好成绩也是理所当然的。